教你如何運用正確的變速姿勢,讓騎行更輕松
騎行
2020-12-10
在不同的路況騎乘時,適時地將變速自行車檔位調整至符合騎乘的需求,會讓騎乘者的感受大不同,也是樂趣所在。
但各位新手剛開始騎行前,應當要了解正確操作的觀念。
一、勿調整至過輕或過重的檔位
檔位過輕,單車騎乘者踩踏時的力道容易不平均,腿部的施力太重會使騎乘者的臀部無法穩定的坐在座墊上,造成所謂的“臀跳”。且也會由于腿部施力過大,進而使得踩踏的姿勢改變,影響了踩踏動作的順暢感。
也有許多初學者一開始缺乏訓練,腿部缺乏足夠的耐力,使用過重的檔位雖然可以擁有較大的動力前進,但也因為肌肉無法承受壓力的狀況下,造成膝關節或肌肉拉傷等運動傷害,初學者應衡量自身體能狀況,不可因追求速度而勉強使用重檔位騎乘過長的距離。
首先,一般熱身那幾公里路可以先用個略小的齒比,這樣讓血管膨脹,讓肌肉活動開,進入真正高速時齒比可以逐漸調大。
隨著路面發生上下的變化情況靈活的變化,終點沖刺時反而要略微的調小齒比,這樣當頻率稍微適應高速后啟動最后那一瞬間在調整變輕一擋,因為這樣可以很容易的突然加速,以最快的頻率進行沖刺,將所有保留最后一瞬間耗盡,但是距離時機都必須很重要。
二、在不同的路況上搭配合適的齒比:
有些初學者在選購車輛時,往往會喜歡依自身的騎乘習慣及喜好來調整前后齒盤的齒比,但我們應當選擇合適自身喜好及以達成最有效率的踩踏輸出為主。
新手常在看到一個大坡時立即的變速,使用較小的傳動比,這樣直接導致頻率的突然上升,在肌肉沒有適應的情況下,會立即感覺到肌肉疲勞。
由于齒比一下過輕,會導致速度的立即下降,當見到其他車手超越的時候還會導致本來已經突然疲勞的腿頻率再次上升,這樣只要經過一兩個坡,傳動比較小的就會立即顯現弱勢,所以正確的爬坡變速應該是車子已經行進到了半坡,腳開始感覺壓力上升,然后在開始變速。
調整的范圍一般一次2飛片或3飛片,看具體的坡度提升來決定,這不僅需要體力還需要經驗,在爬坡初期站立式蹬踏也可以提供較大的速度,而且可以延緩齒比的變小,腳對頻率也有充足的適應時間。
1、平面道路:
在平坦的道路上,前方齒盤通常是采用小盤,搭配后方17至21的齒盤為主,若在順風的情況下騎乘,騎乘者可將前方調整至大盤,后方齒盤則可自由搭配,以達高速巡航的效果。
2、急上坡:
在騎乘平面路段,前方若出現急劇的短坡,如橋樑、丘陵地形等。騎乘者可以憑借著騎乘平面路段的慣性來一股作氣沖上去,前齒盤可維持在大盤的位置,而后齒盤則應依造路況來進行變換檔位。
3、上坡:
由于在上坡路段時,將增加騎乘者踩踏時腿部的負擔,造成腿部的阻力過大。這時應當調整后盤的齒輪,一開始使用一齒一齒的調整方式來逐步尋找最合適的檔位,配合之后騎乘的經驗就可以輕易地找到合適自己的檔位。
在騎乘連續型的上坡路段,騎乘者應當依地形來變換檔位,通常前齒盤是調整至小盤,而后齒盤則是不停變換檔位來配合變化急劇的地形條件。
4、下坡:
初學者在騎乘連續的下坡路段時,首要原則應以維持平均的踩踏效率,避免影響到后方車輛為主。
前齒盤可調整至大盤,后齒盤則可以逐步降低檔位,勿因貪快而不調整,若有突發況狀或急彎而導致煞車不及,將可能導致嚴重的意外。
事實上,在騎乘的過程中沒有所謂的正確換檔時機,畢竟每個人的體能條件不同,騎乘者應當聆聽、感受自身騎乘的程度來更換檔位。
簡單的來說,騎乘時感受到阻力就應該換檔,踩踏過重就應將檔位調輕,反之亦然。